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108662
梗阻性输卵管不孕症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5日 杨湖珍,冯玲,罗延春
第1页

    参见附件(1997KB,2页)。

     [摘要] 目的:比较中药内服与外敷配合通液术与单纯采用输卵管通液与经期抗感染治疗梗阻性输卵管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与1年内妊娠结局。方法:筛选通过输卵管造影诊断为输卵管阻塞,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不孕症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A组)及单纯西医组(B组)各54例。A组予中药口服与外敷并配合输卵管通液术。B组单纯采用输卵管通液与经期抗感染治疗。结果:A组治愈40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89%;B组治愈25例,有效13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0.38%;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配合通液术治疗梗阻性输卵管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优于输卵管通液术加经期抗感染治疗。

    [关键词] 梗阻性输卵管不孕症;活血化瘀;中西医结合疗法;输卵管通液

    [中图分类号] R271.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7(b)-106-02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造成不孕症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输卵管病变。本院针对2005年1月~2009年6月对X线下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确诊的阻塞性不孕症患者108例,分别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单纯西医治疗,并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108例均为2005年1月~2009年6月在本院通过X线下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确诊的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已婚患者,且排除了男性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子宫因素、阴道因素后,按就诊的单双号先后顺序分为中西医结合组(A组)和西医组(B组)。A组54例,年龄21~35岁,已生育者26例,有人工流产史者17例,有异位妊娠病史者4例,原发性不孕者7例,既往患过急性盆腔炎40例。B组54例,年龄22~37岁,已生育者27例,有人工流产史者16例,有异位妊娠病史者5例,原发性不孕者7例,既往患过急性盆腔炎者39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年龄、病情与造影检查结果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给予中药口服与外敷并配合输卵管通液术。其中:

    口服中药:①瘀血阻滞胞宫、胞络型给予活血祛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8 g,白芍21 g,川芎9 g,红花6 g,桃仁12 g,泽兰12 g,杞子30 g,穿山甲12 g,牛膝12 g,生地24 g,香附12 g,柴胡9 g,枳壳15 g,地龙15g,败酱草20 g,王不留行15 g,通草10 g,皂角刺5 g。②下焦虚寒,湿凝胞络型给予温肾通络、养血理冲,方用加减温肾通络汤:仙灵脾15 g,仙茅10 g,当归15 g,赤芍15 g,川芎10 g,益母草30 g,细辛3 g,小茴香12 g,乌药10 g,炙甘草6 g,炙黄芪10 g,熟地10 g,路路通10 g,穿山甲6 g,红花6 g,桃仁6 g,橘核10 g,荔枝核10 g,菟丝子15 g。以上2种类型方剂均每日1剂,每日2次,共服20剂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③痰湿内生,气机不畅,冲任受阻型给予舒通冲任,方用通输卵管方:大黄10 g,桃仁3 g,陈皮3 g,细辛3 g,斑蝥3 g,红花3 g,将上药共研为细粉,醋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2 d分4次服完。每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外敷中药:艾叶250 g,透骨消250 g,追地风、千年健、五加皮、桑寄生、红花、防风、乳香、川断、川椒、独活、羌活、白芷、赤芍、归尾、血竭、没药各3 g,研末蒸热后外敷小腹部,每日1~2次,月经净后敷小腹部1周为1个疗程。

    输卵管通液术:每月月经干净后第3、5、7天为治疗日,在无性生活情况下进行输卵管通液术。常规外阴阴道消毒,用聚乙烯双腔气囊管置入宫腔约5 cm,即气囊越过宫颈内口,气囊腔缓慢注液体2 ml,轻轻下拉导管,使气囊紧塞宫颈内口。将0.9%氯化钠溶液20 ml、庆大霉素80 000 U、α-糜蛋白酶4 000 U、地塞米松5 mg混匀后缓慢注入宫腔,注意观察其阻力及药液回流情况,来初步判断输卵管通畅度[1]。

    B组:单纯采用输卵管通液与经期抗感染治疗。输卵管通液疗法同A组,同时给予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经期抗感染。

    1.3 监测与随访

    两组均在3个疗程后复查输卵管碘油造影,并评定疗效,在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避孕,并随访1年,了解妊娠结局。

    1.4 疗效标准

    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评定。治愈:输卵管试验通畅(包括妊娠和再通患者);有效:输卵管造影示阻塞较前明显缓解;无效:输卵管通畅试验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治愈率与1年内宫内妊娠率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P<0.05)。见表1。

    3 讨论

    3.1 不孕症发生情况

    不孕症是世界性的健康问题与社会医学问题,也是重要的婚姻和家庭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初婚育龄妇女不孕率为6.89%[3],而由输卵管阻塞引起的不孕症占女性不孕症的20%~40%[4],本病发病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而造成不孕症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输卵管病变,据报道,不孕症患者中,近端输卵管阻塞占25%~30%[5]。

    3.2 输卵管阻塞的病因及病理基础

    21世纪90年代后,初次性生活年轻化,性知识缺乏,从而生殖道感染、盆腔炎症发病率上升,盆腔、输卵管慢性炎症迁延难愈,炎症渗出,周围组织的包裹、输卵管组织纤维化,造成输卵管粘连、扭曲、僵硬、积水、管腔变窄甚至阻塞,影响输卵管的拾卵和蠕动功能。另外,由于婚前性生活的广泛,婚前非计划生育内妊娠增加,人工流产、清宫一方面增加盆腔感染的机会,另一方面频繁的宫腔手术操作可造成子宫内膜的损伤,血管硬化,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从病史可了解盆腔炎症、宫腔操作是导致本组108例输卵管性不孕的最主要原因。

    3.3 输卵管通液治疗

    国内曾报道应用胰蛋白酶和可的松注射液疏通输卵管,对粘连型、狭窄型和混合型阻塞的不孕症患者,疗效尚佳[1]。地塞米松与抗生素合用可抑制纤维母细胞增生,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减少粘连形成,加用α-糜蛋白酶可软化组织,有利于消除粘连。

    3.4 输卵管阻塞的中药治疗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活血化瘀中药能疏通瘀滞、可分解粘连、改善输卵管的纤维化,促进损伤内膜的再生,还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水肿,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有利于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妊娠率[6]。外治法可通过腹部皮肤的吸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管腔黏膜上皮纤毛的功能,溶解组织粘连,解除输卵管内梗阻、管外粘连,从而有助于耐受[7]。

    3.5 中西结合治疗和单纯西医治疗与1年内宫内妊娠结局

    本组资料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1年内宫内妊娠率为61.11%,异位妊娠率为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97KB,2页)